2023廣州國際建筑電氣技術展將于6月9-12日在廣交會展館舉辦。
建筑綠色低碳轉型是我國實現雙碳戰略的重要領域,在碳達峰碳中和的“1+N”政策體系中,《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等關鍵政策明確了建筑綠色低碳轉型路徑,建筑節能行業邁向縱深發展將成為必然趨勢。
一、建筑節能行業概況
1、建筑節能產業定義
建筑節能具體指在建筑物的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節能標準,采用節能型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和采暖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系統效率,加強建筑物用能系統的運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內外能量交換熱阻,以減少供熱系統、空調制冷制熱、照明、熱水供應因大量熱消耗而產生的能耗。
2、產業鏈剖析:緊密圍繞建筑業各環節
建筑節能行業的上游是建筑節能材料、設備制造行業。
產業中游,建筑節能產品及材料中,外保溫隔熱材料主要有巖礦棉及制品、玻璃棉及制品、保溫裝飾一體板、氣凝膠氈、真空絕熱板、泡沫玻璃制品、吸聲材料、酚醛泡沫板、硅酸鈣絕熱制品、阻燃型EPS板、EPS板膠粘劑、EPS板抹面膠漿、網格布等;熱計量和管網平衡設備主要有熱計量表、平衡閥、溫控器、數據采集箱等。大型設備主要包括中央空調、水泵、熱泵、熱交換器、燃氣輪機等。此外,建筑鍵能產業鏈中游涉及設計、施工、運維服務提供商。
建筑節能行業下游大多為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商用建筑等終端用戶。
我國建筑節能產業環節眾多,其中建筑節能產品相關設計、制造企業主要有北新建材、金隅節能、魯陽節能、華美節能、立邦投資、南玻院、浙江振申、江蘇佰家麗、亞士創能、東方雨虹、三棵樹、山東圣泉、福建賽特、浙江阿斯克、南玻集團、江蘇心日源等,建筑節能設計、工程企業主要有江蘇盛世節能、啟迪設計等,節能建筑運維企業主要有達實智能、中節能建筑、延華智能等。
3、行業發展歷程:內涵不斷豐富
20世紀70年代,全球范圍發生能源危機,各國開始陸續推進能源節約工作計劃。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起開展建筑領域節能工作,最初界定“建筑節能”是指建筑從建造到使用全壽命周期內,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減少建筑能耗。隨著建筑節能活動開展,建筑節能的內涵在不斷豐富。
4、行業政策背景:“雙碳”目標促發展
國家層面上,建筑節能產業相關政策較多。2020年我國作出“雙碳”承諾,建筑行業邁入“碳中和”時代,逐步向零能耗、零碳建筑發展。2022年3月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要求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
二、建筑節能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建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情況
根據《中國建筑能耗與碳排放研究報告(2022)》,2020年全國建筑全過程能耗總量為22.7億tce,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45.5%。其中,建材生產階段能耗1.1億tce,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22.3%;建筑施工階段能耗占比為1.9%;建筑運行階段能耗占比為21.3%。
2005-2019年間,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由2005年的22.34億噸二氧化碳,上升到2020年的50.8億噸二氧化碳,擴大2.27倍,年復合增長率為5.6%。
2020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50.9%。其中:建材生產階段碳排放28.2億t Co2,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28.2%。建筑施工階段碳排放1.00億t Co2,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1.0%。建筑運行階段碳排放21.6億t Co2,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21.7%。
2022年6月30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了建筑減碳的重要目標——2030年前,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峰值。力爭到2060年前,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系統性變革全面實現,美好人居環境全面建成,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治理現代化全面實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參考學者們的研究,測算得2030年建筑全過程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峰值約為51.8億噸;2030年建筑運行階段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峰值為26.2億噸。因此,在碳達峰目標下,建筑及建材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2022年起強制實施新版通用規范
2021年9月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標準《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的公告:批準《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5015-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實施。
該規范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該標準與大部分地區現行節能標準不同,平均設計能耗水平在現行節能設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分別降低30%和20%。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75%;其他氣候區居住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65%;公共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72%。
3、建筑節能行業參與者數量眾多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建筑節能行業新注冊企業數量眾多。截至2022年12月29日,中國建筑節能行業注冊企業共有439275家,其中2020年新注冊企業數量達到高峰,為57730家。雖然我國建筑節能行業內企業數量較多,但由于行業存在較高的資金、資質、技術門檻,目前尚未形成絕對的龍頭企業,這主要受制于建筑節能發展領域廣泛,從側面印證建筑節能行業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4、建筑節能市場規模分析
根據《2021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在“雙碳”戰略的推動下,我國節能服務產業新增從業主體顯著增多,成為綠色就業的重要驅動力,企業總資產持續增加但盈利能力趨降,產業規模穩中有升,2021年產業總產值同比增加2.6%,達到6069億元。
EMCA抽樣調查了1419個2020-2021年新簽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從分布領域來看,工業領域項目數量為554個,占比39%;建筑領域項目數量為723個,占比51%,公共設施領域4項目數量為142個,占比10%。建筑項目數量進一步上升,占比首次超過50%。
據中國建筑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建筑節能行業產值規模增長至1675億元,建筑節能產值占整個節能服務產值的35%左右。2021年中國節能環保財政支出6305億元,中國節能服務行業規模在2021年達6069億元,同比增長4.2%。考慮2020-2021年建筑領域項目數量占比51%,若以此比重測算,2021年,我國建筑節能行業產值規模約為3095億元,2018-2021年年復合增長率為23%。
三、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區域競爭:主要集中在東部及東南沿海地區
根據區域熱力圖,我國建筑節能代表企業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及東南沿海地區,其中江蘇和廣東代表企業最多,江蘇主要有江蘇心日源、江蘇盛世節能、啟迪設計;廣東主要有南玻集團、達實智能、南網能源。
2、企業競爭:廣泛布局節能服務
從我國主要建筑節能企業布局來看,幾乎所有企業都布局了建筑節能服務,尤其是南網能源和達實智能,專注給建筑行業客戶提供綜合建筑節能解決方案。建筑節能材料上,中鐵裝配、中材節能、中國南玻競爭力相對較強;產品的供應上,嘉寓門窗、海螺節能和中國南玻布局更為突出。
注:建筑節能布局情況,顏色越深,業務競爭力越強;“-”表示企業不專注布局該領域;盛世節能營收為2022年上半年數據。
四、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十四五”規劃對明確建筑節能目標
我國《“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目標,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0.5億千瓦以上,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55%。
2、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6000億元
根據EMCA預測,如果能夠盡快消除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在“雙碳”戰略的引領下,節能服務產業在“十四五”期有望以年均10%-15%的速度中高速增長。到2025年末,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預計達到1萬億元。受我國政策推動,建筑企業節能減碳意識不斷提升,未來我國建筑節能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若以10%的增速預測,到2028年,我國建筑節能市場規模有望超過6000億元。
參考資料:
GEBT
舉辦地區:廣東
展會日期:2025年06月09日-2025年06月12日
開閉館時間:09:00-18:00
舉辦地址:廣州市海珠區閱江中路380號
展覽面積:45000
觀眾數量:172856
舉辦周期:1年1屆
主辦單位:德國法蘭克福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