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國/世界各國買家采購指南:您了解嗎?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帶您了解各國買家的采購習慣。
?
歐洲買家
德國
德國人嚴謹、辦事富有計劃性,注重工作效率,追求品質、信守承諾,和德國商人合作要做全方面的介紹,還要注重產品品質。談判別繞圈子,“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英國
如果能讓英國客戶覺得你是個紳士,談判會更加順利。英國人特別注重形式利益并且按部就班,注重試訂單或樣品單的質量,如果第一筆試單都不能達到其要求,一般就沒有后續合作了。
法國
法國人大多性格開朗,十分健談,想要法國客戶,最好能夠精通法語。但他們時間觀念不強,他們在商業往來或者社會交際中經常遲到或單方面改變時間,需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法國客戶對商品的質量要求十分嚴格,同時他們也是顏控,要求包裝精美。
意大利
雖然意大利人外向熱情,但在合同談判、決策時卻比較慎重。意大利人更愿意與本國企業做生意,想要和他們合作,就要體現你的產品比意大利的產品更物美價廉。
北歐
樸實、謙恭穩重、按部就班、沉著冷靜是北歐人的特點。不善于討價還價,喜歡就事論事,務實高效;非常注重產品的質量、認證、環保、節能等方面,重視程度高于對價格的關注。
俄羅斯及東歐
俄羅斯買家喜歡談大金額合同,對交易條件要求苛刻,缺乏靈活性。同時,俄羅斯人辦事相對拖拉,在和俄羅斯和東歐買家溝通時,應該注意及時追蹤和跟進,避免對方善變。
美洲買家
美國
美國買家最大的特點是效率至上,所以最好在郵件中盡量一次性把你的優勢和產品的信息介紹完。
絕大部分美國買家對品牌無甚追求,只要是質優價廉的產品,在美國都會有廣大的受眾。但其注重驗廠,注重人權(如工廠是否使用童工)。通常用L/C,60天付款。
作為一個非關系導向的國家,美國客戶并不會因為長期交易而跟你講情分。與美國買家談判或者報價時需要特別注意,應該以整體對整體,報價要提供整套方案,考慮全盤。
加拿大
加拿大的一些外貿政策會受英美兩國影響。對于中國出口商而言,加拿大應該是個可信度較高的國家。
墨西哥
與墨西哥人商談時的態度要善解人意,嚴肅的態度不適合當地的商談氣氛,學會運用“本地化”策略。墨西哥很少有銀行可以開信用證,建議要求買家付現金(T/T)。
巴西、阿根廷等國
這些國家的商人以猶太人為主,多為批發業務,一般采購量都比較大,價格要非常有競爭力,但利潤低。國內金融政策易變,所以和其客戶做生意用L/C時,要特別謹慎。
澳洲買家
澳大利亞人講究禮尚往來、互不歧視。他們強調友誼、善于往來,并喜歡和陌生人交談,時間觀念非常強;當地商人一般注重效率,沉著安靜,公私分明。
澳洲的價錢較高,利潤比較可觀,要求不像歐美和日本的買家那么高,一般下過幾次單之后,都會用T/T的方法付款。
由于進口壁壘較多,澳大利亞買家開始時的訂單量一般不會太大,同時運載產品的質量要求比較嚴格。
亞洲買家
韓國
韓國買家善于談判,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在談判時講究禮儀,所以在這種談判氣氛中,你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被對方氣勢壓倒。
日本
日本人在國際社會上也是以嚴謹著稱,喜歡團隊談判。100% Inspection,要求極高,驗貨標準十分嚴謹,但忠誠度很高,合作之后,通常很少會再換供應商,買家一般會委托日本商務株式會社或香港機構聯系供應商。
印度、巴基斯坦
這兩國買家對價格敏感,且買家兩極分化嚴重:要么出價高,但要求最好的產品;要么出價很低,對質量沒什么要求。
喜歡討價還價,和他們合作你要做好長時間磋商討論的心理準備,建立關系在促成交易中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注意鑒別賣家真偽,建議要求買家現金交易。
中東
中東買家習慣通過代理商間接交易,直接交易表現冷淡。對產品要求相對不是很高,比較重視顏色,偏好深色物品。利潤小,量不大,但訂單固定。買家較誠信,但供應商特別小心代理商,避免被對方采取各種形式壓價。
中東客戶對交貨期限卡得嚴,要求產品質量一致,喜歡討價還價的過程。應注意遵循一諾千金的原則,保持良好的態度,別太在幾件樣品或樣品郵寄費上斤斤計較。
中東各個國家、民族之間風俗習慣差異巨大,做生意前建議先了解當地風俗習慣,尊重他們的宗教信仰,與中東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夠讓生意更順利。
非洲買家
非洲買家采購數量較少、較雜,但是要貨會比較急,大多采用TT、現金支付的方式,不喜歡用信用證,他們看貨購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或賒貨代銷。
非洲國家實行進出口商品裝船前檢驗,在實際操作中增加了我方的費用,延誤交貨期。
南非信用卡、支票使用普遍,習慣“先消費后付款”。
助你順利拿下訂單!
干貨滿滿,請收藏備用~?
參考資料: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舉辦地區:上海
展會日期:2025年11月05日-2025年11月10日
開閉館時間:09:00-18:00
舉辦地址: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崧澤大道333號
展覽面積:367000
觀眾數量:394000
舉辦周期:1年1屆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