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由中東國際展覽集團(MIE)主辦的“2025中東及非洲新能源車輛和低空產業博覽會EVS”啟動儀式發布會在上海展覽中心順利舉行。
新能源汽車、儲能以及低空經濟產業正成為全球的焦點領域,中國與中東及北非國家的合作潛力巨大。本次會議以“攜手共進、驅動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迪拜、沙特、肯尼亞、摩洛哥、南非、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機構代表,以及江蘇、浙江、廣東、安徽、湖北、福建等省市的貿促會、行業協會和160多家企業參會,共商綠色經濟合作新機遇。
發布會伊始,中東國際展覽集團董事長王海林回顧了MIE集團25年來的發展歷程:累計服務超過10萬家出口型企業,每年在中東及非洲舉辦近百場商務活動,覆蓋能源、建材、汽車等多個領域。
王海林表示,此次博覽會不僅是展示全球新能源與低空產業最新技術的平臺,更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深化與中東及非洲市場合作的重要契機。中東國際展覽集團將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為中國企業搭建一個高效、務實的國際化交流平臺。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顧春霆在致辭中表示,如今綠色轉型浪潮席卷全球,這一趨勢正引領我們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等多個領域攜手共進,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他指出,中國是全球生產大國和進出口大國,一直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發動機”。而中東國家的資源富集、底蘊深厚,同時為了擺脫對石油的依賴、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相繼出臺了經濟轉型計劃。這為中國與中東國家的新一輪發展與合作提供了無限潛力和商機。
肯尼亞共和國駐華大使威利·貝特(H.E.Willy Kipkorir Bett)在演講中重點推介了肯尼亞的市場優勢。他表示,肯尼亞經濟形勢穩定,擁有高質量的勞動力及豐富的礦產資源,是非洲地區的重要樞紐。肯尼亞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電動汽車和低空飛行器領域。
摩洛哥王國駐華副使拉杜安·沙歐琪(Mr. Radouane CHAOUKI)則展示了該國在汽車制造領域的競爭力。據介紹,摩洛哥2023年電動汽車年產量達4萬輛至5萬輛,計劃到2025年、2026年突破10萬輛,到2030年實現60%車輛智能化。摩洛哥憑借連接歐洲與非洲的地理優勢、成熟的供應鏈和低成本勞動力,正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樞紐。
中東國際展覽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監艾世賀(ZAHOOR AHMED)對即將在阿聯酋、沙特、摩洛哥和肯尼亞舉辦的四場新能源車輛與低空產業博覽會EVS作了具體介紹。據悉,此次系列博覽會將以“綠色出行,智能未來”為主題,涵蓋新能源車輛、低空飛行器、智能交通系統及儲能技術等多個領域。本次展會將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5月4日至6日)、阿聯酋-沙迦(10月15日至18日)、摩洛哥-卡薩布蘭卡(11月19日至22日)以及肯尼亞-內羅畢(12月4日至6日)舉辦。
本次發布會上還進行了兩場簽約儀式。上海浦東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和南京市貿促會分別與中東國際展覽集團(MIE)進行了簽約,雙方將強強聯合,共同推動多個中東及非洲新能源車輛與低空產業博覽會項目的籌備與落地。
在全球碳中和目標下,儲能不僅是能源革命的穩定器,也是國際合作的金鑰匙。
在行業交流與市場分析環節,江蘇省儲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朱莎發表了有關“儲能市場及產業發展全景報告:全球視野與江蘇實踐”的主旨演講。她指出,目前儲能被定義為多能互補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也是新型電力系統貫穿于整個新型輸電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
朱莎將2024年的全國儲能市場情況歸納為八個字——“快速發展、競爭激烈”,而全球儲能市場及產業增長勢頭迅猛,地域特色鮮明。在最新部署的儲能中,98%為鋰離子電池,東南亞、中東、南亞、南非、南美等新興市場的儲能需求持續上升,發展中國家儲能裝機增速首次超過發達國家。目前全球儲能市場增長仍主要集中在歐洲、美洲以及以中國為中心的亞太地區。
談及儲能企業出海的機遇與挑戰,朱莎進一步表示,在政策壁壘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影響下,儲能企業往往“不出海,就出局;亂出海,必出局”。
參考資料:
CAETE湖南中非博覽會
舉辦地區:湖南
展會日期:2025年06月12日-2025年06月15日
開閉館時間:09:00-18:00
舉辦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國展路118號
展覽面積:64000
觀眾數量:100000
舉辦周期:2年1屆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湖南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