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LEMAN
李曼大會聽課筆記
養豬繁殖管理
The 13th Leman China Swine Conference
論壇日程
養豬繁殖管理量(威隆·亞士可贊助 )
主持人:馬克·威爾遜
二樓 成都廳A
8:30am –關于后備母豬的最大誤區,馬克·威爾遜,獨立顧問
9:00am - 通過單一育種技術增強養豬生產的可持續性,約翰·卡爾,墨爾本大學
9:30am – 提高豬場繁殖效率的關鍵點,吳俊,資深養豬從業者
10:00am - 休息
10:30am - 以養豬生產成本管控為目標的育種利用實踐,朱康平,德康集團
11:00am –炎癥反應和 mTORC1 代謝,馬克·威爾遜,獨立顧問
11:30am - 問答
主持人 馬克·威爾遜
1.
《關于后備母豬的最大誤區》
馬克·E·威爾遜
生殖學博士
后備母豬是提高母豬群生產力的關鍵,相較于F1母豬純種母豬的繁殖難度更大,如何提高后備母豬的生產力呢?
1、制定后備母豬引入種豬群的規則:
- 選擇比原有豬群更加健康的后備
- 有足夠的隔離期
- 嚴格遵守獸醫為疫苗接種和暴露制定的規則和協議(禁止大批量引入后備)
2、后備母豬的選育
- 后備母豬的發情期一般在170天-200天之間,目標通過誘情讓大雨90%的后備豬在200日齡內發情
- 后備母豬的發情跡象:外陰紅腫、耳朵直立、接受人員在乳房或前后側摩擦
- 粘液拉絲
- 后備母豬的理想性狀(臀部平直、乳頭間距平均、四肢強健)
3、繁殖道評分方法作為提高母豬生產力的工具
- 通過評估后備母豬的外陰寬度來評判母豬生產力
- 評估15周齡母豬陰戶將其分成S/M/L三組進行生產成績對比,陰戶寬的L組高于S/M組
4、生產流程及管理
- 推薦飼養密度1.67平方米,不能低于1.39
- 滿足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
- 配種體重在140-150kg
- 140-170之間開始查情,6周內發情比例不低于90%
- 提前制定后備母豬入群計劃
- 避免以下影響母豬發情的因素(公豬活力低、飼料不足、水不足、衛生糟糕、配種期間注射疫苗)
5、后備母豬的目標
- 配種體重大于140kg
- 第二情期配種
- 產仔數超過16頭,一生飼養仔豬大于60頭
- 產后體重損失不高于10kg
2.
《通過單次輸精技術增強養豬生產的可持續性》
約翰·卡爾
墨爾本大約和阿德萊德大學
單次輸精作為新的技術,這個操作會給我們節約時間嗎?這值得我們去冒險嗎?行業內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 實驗農場每周四斷奶,對斷奶母豬每天檢查三次體溫來計算母豬的發情期
通過數據可以發現斷奶發情早的母豬發情期較長,同樣斷奶發情晚的母豬發情期較短
- 母豬在發情后的70%的時間段開始排卵,卵子只有6小時的存活時間,但是精子可以在輸卵管中存活28小時以上
- 通過圖表數據可以看出只在上午進行繁殖操作是可行的
實驗數據對比:單次輸精比二次輸精分娩率高了6%,總仔數沒有變化
窩影響:單次輸精成績優于兩次輸精,但是后備母豬的發情時間不固定,成績低于兩次輸精,所有單次輸精技術不建議在后備母豬上應用
總結:單次輸精可以擴大公豬的使用;最好的公豬可以減少FCR約0.15;提高繁殖性能;減少人員工作時間;降低成本;降低能源的消耗(以中國為例可以減少70萬輛運輸的卡車,減少2000萬噸碳排放)
3.
《提高豬場繁殖效率的關鍵點》
吳俊 資深從業者
一、簡述:
國內養豬業現狀:1生產大環境空前惡劣2.靠砸錢發展規模的時代已經結束了3.看似進步空間巨大,但跨越不容易
工業化的生產模式限制了動物生命的本性:生存和繁衍
二、母豬的繁殖力
1.繁殖能力:產生后代的自然能力 2.繁殖效率:繁殖能力一致的個體和群體,受到不同環境、營養、管理干預、疾病等影響,在相同時間內產生、養育后代數量和質量的差異。繁殖力取決于基因、生存狀態和管理因素。
2.繁殖效率背后的四層邏輯關系:經濟安全、生產安全、管理安全、效率安全。繁殖效率低的障礙就在于邏輯關系的混亂,并催生出很多繁殖的痛點。
三、繁殖效率戰略層面的4個關鍵點
- 品種組合-基因。基因是繁殖的天花板,(好的基因能夠提升2-3頭仔豬)
- 繁育體系的建設。藍耳陰性場建設(,藍耳陰性場可提高3-5頭仔豬)
- 飼料營養和飼喂模式(好的飼喂管理可提高1-2頭仔豬)
- 后備豬的培育(可提高1-2頭仔豬)
后備培育過程中的四項評估目標:飼養環境、飼養營養和飼喂模式、繁殖性能評估、健康評估。
繁殖效率的戰術層面的4個關鍵點:
- 母豬的精細化管理-解決母豬個體差異
- 母豬腸道健康-突破母豬健康瓶頸
- 母豬查誘情-回歸動物欲望本性
- 批次化生產-提升繁殖效率
4.
《以養豬生產成本管控為目標的育種利用實踐》
朱康平
德康集團
生豬養殖焦點:降本增效
- 有待提升的效率
- 以降本增效為先的導向:成本控制是豬企綜合實力的關鍵部分
- 育種對養豬成本控制的邏輯:通過增效(性能改善、指標提升)達到降本(攤薄成本)
低生產成本的育種策略:體系支撐成果的轉化、資源的綜合利用(集合全球優質種源)
多大的生產群進行種豬生產、做育種劃算年出欄20萬頭的種豬生產與年出欄100萬頭的差異。
德康式育種實踐:
- 大規模、廣泛的性能測定+育種新技術的持續進展
- 連續10年以上生產性能持續提升
- 雜交試驗的探索:以更高效的雜交生產模式為目標,使用生長性能最快的母本與父本繁殖,相對于對照組日增加重提高56.62g,提前11.67天出欄
- 德康基于種豬資源試驗:6種二元及12種三元雜交模式開展繁殖、生長方面的評估。通過頂級種源實現種豬資源的擴散利用
- 通過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實現種豬資源的共享共用
優質種源的資源共享價值:
前景:養豬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種源成為養殖生產提升的最大、最具潛力的挖掘方向。種豬育種需持續高投入,養殖企業可根據自身定位和經濟進行選擇
必要性:為后期MSY大于25,全程FCR的下降提供種源
資源共享:更經濟、更環保、更具可持續性
5.
《炎癥反應和mTORC1代謝》
馬克·E·威爾遜 生殖學博士
研究發現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動物的易感性更強。交感神經系統(SNS)是自主神經系統的三個部分之一,另外兩個是腸系統和副交感神經,它的一般作用是在壓力下調動身體的資源誘發戰斗或逃跑反應,它在基礎水平上持續活躍,以維持體內平衡
應激源由心理挑戰、物理應激源、環境應激源組成
腸道解剖學:腸道由絨毛、腸上皮細胞和微絨毛組成
上皮組織-屏障功能
先天免疫的第一道防線:完整的皮膚、粘液及其分泌物、正常的微生物群
第二道防線:巨噬細胞、發炎、發燒、抗菌物質。
當上皮組織損傷和有炎癥時體內的凝血機制會被激活,血流量增加同時毛細血管通透性也增加,巨噬細胞的流入增強,中性粒細胞會在30-60分鐘內到達,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5-6小時
正常情況下絨毛與腸細胞緊密相連,細菌群落>500個不同的物種。當動物受到應激源時(毒素、細胞失調、敢讓、心理壓力或者饑餓、脫水、炎癥和手術),機體就會有代謝應激的影響(腸漏、細胞損傷、細胞因子釋放)誘發炎癥反應
當數量少時會引起局部炎癥反應;當數量適中時會出現系統效應,機體發燒,急性期蛋白升高;數量大時會使心臟的供血量降低,會有血栓形成
緊密連接的屏障破壞導致免疫激活來誘發炎癥,炎癥會在趁你不注意的時候竊取營養,免疫系統的能量消耗會增加23%。在美國養豬業的成本中熱應激造成的損失大于9億美元其中生長育肥豬4.5億美元,母豬損失4.5億美元。
飼料和營養素可能有助于緩解熱應激:甜菜堿、鎮靜劑、鋅、合成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
炎癥的過程有很多個步驟A炎癥的誘導劑;B識別;C信號的傳導;D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引起和誘發炎癥的原因非常的復雜,不要過快的下結論
炎癥對后備母豬影響也非常大,炎癥豬只與對照組相比添加TNF-a在6天的時間內抑制角質形成細胞增殖
農場的后備目標:避免生長速度小于600g或>800g的后備母豬入群;配種體重136-165kg;在第二個情期參與配種;總仔數大于16;一生飼養的仔豬大于60頭;產后體重減少控制在10kg內
對于美國大型集團來說1%的后備利用率變化就會有315000美元的影響,飼養到2胎的斷奶仔豬的母豬1%的波動就會有409000美元的影響。
第十三屆李曼中國養豬大會
第十三屆世界豬業博覽會
2024年10月25-27日
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都)
咨詢電話:010-62928860
大會官網:www.lemanchina.com
參考資料:
WSE
舉辦地區:湖南
展會日期:2025年10月18日-2025年10月20日
開閉館時間:09:00-18:00
舉辦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國展路118號
展覽面積:150000
觀眾數量:150000
舉辦周期:1年1屆
主辦單位:美國明尼蘇達大學